作者: 尚泰裝飾設計 發表時間:2017-03-21瀏覽量:7665
室內設計的風格系統在幾百年的發展之后已經非常成熟,它可以說是室內設計成長歷史中最重要的財富之一,但現在卻有被用歪的風險。風格化最早是設計界對一個時期美學時尚進行提煉的結果,通過提取這個時代裝飾中最有特點的一些細節元素和系統性的美學線索,為風格做定義。
隨后,一些敢于嘗試的室內設計師開始從這些已經沉淀下來的歷史財富中汲取營養,通過再創造將設計理念和元素融入到新時代的美學系統之中。這原本是設計師豐富時代設計內容和精神的內涵的一種藝術手法。但在濃烈的商業氣息沖擊之下,這種美學追求最終扭曲變形。
早期的借鑒,目的在于通過借鑒完成再創造。在室內裝飾從貴族和宗教進入大眾消費領域之后,再創造的部分因為耗時耗力、耗心血,并且無法立刻迎合市場消費口味兒逐步被省略。這種省略一部分借助風格化的春風,一部分借助全球審美共通趨勢,一部分則借鑒的是局部調整。
首先說一說第一種手法,即風格化的掩飾。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沿海出現一批先富起來的人,他們快速致富,急切需要一些能夠展現自己財富的手法。這時候奢華的歐陸設計開始大行其道,室內設計在裝飾上不厭華麗,在細節處理上不厭繁瑣,在裝飾造價上不厭昂貴,但這個時代過去之后,這些照搬“古典”的作品都變成了“新時代的遺跡”,并沒有成為時代設計的財富積淀。
其次提一下全球審美共通,因為這股趨勢和風格化的“造搬”可以說是一脈相承,源于西式設計風格在東方世界的擴散和滲透。奢華的歐陸風格在中國的“再繁榮”,雖然沒有催生新的設計財富,但卻留下了一種跟風模式,即跟風歐式。古典歐式之后,新古典主義、北歐風格和地中海風格等開始頻繁出現在中國室內設計的語匯當中,借助的就是“全球化的審美”這個核心。
最后談一談局部調整。古典和新古典以及折中主義式微的幾十年里,室內設計領域并非一篇貧瘠的土地,也出現了許多新的東西,包括當前風行的極簡主義和后現代主義等等,中國也出現了很多新中式的嘗試。小風潮每天都在吹,但在大時尚上,中國設計界的步伐似乎略顯遲緩,借用的風氣也因為“慢了一步”而盛行起來,成為室內設計的一個積弊。
“中國創造”的話題已經喊了很久,在室內設計領域有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中國室內設計仍然沒有成為全球市場的領跑者,中國的設計師不得不追趕全球設計時尚的步伐,這里面有市場的壓制,有設計師培養快餐化的侵蝕,有國內知識產權體系的缺位,也有中國當前設計文化荒蕪而帶來的無奈。
中國室內設計的成長,需要更加理性的市場支持,需要更加系統的設計師培養和教育,需要更加健全的法律保駕護航,也需要千萬室內設計師、室內設計公司和相關產業建構設計文化系統、堅守社會責任的決心。
掃一掃關注官方微信
掃一掃訪問手機網站